知識產權維權和訴訟的特點是法律關系復雜,專業技術性強,舉證取證困難,需要專業的解讀和服務。為此,奉賢園通過下屬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邀請“全國十佳審判專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專職委員陳惠珍法官來到園區開座談咨詢會,為有知識產權糾紛的企業指點迷津。有7家企業參加了當天的咨詢會,主要問題有:水星家紡在電商平臺的營銷中遇到一些同類產品采取類似的界面、包裝等問題,詢問應該如何維權;華燕房盟在微信平臺中遇到的圖片侵權案件,詢問應如何應對;豐科科技和馬勒技術詢問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的訴訟流程,尤其是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上訴要注意的要點。陳法官在會上現場解答知識產權司法問題,從法官角度為企業維權提供專業解讀。
張江奉賢園成立5年來,通過調研子園、調研企業、對外交流,深刻認識到園區的服務必須要深入,要從面到點、到專業化服務。經過張江示范區的評選,張江奉賢園先后成立了四家專業化的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人才、融資、知識產權、科技中介等方面專業化的服務。依托張江專項政策,對這些專業服務平臺給園區企業提供公益服務進行補貼。人才服務平臺通過整合社會服務資源,積極引進國際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組織開展人才交流、建立人才聯絡點,同時組織開展人才培育,負責建立人才統計分析的各項制度。張江奉賢園人才服務平臺進行人才數據庫的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有人才信息6454條,園區企業信息662家。2017年服務企業數量61家,為企業提供服務700次,為人才提供服務474次,組織專業(技能)人才培訓16次,組織培訓專業(技能)培訓1011人。科技融資服務平臺整合政府、園區、科研機構、生產企業、金融資本、科技服務機構等優勢資源,促進科技企業的融資和產業化。張江奉賢園融資服務平臺2017年對園區企業開展有關科技融資政策培訓活動5次,組織園區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活動3次,向銀行及投資機構提供企業融資需求102次,其中19家企業在平臺幫助下成功獲得融資。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構建園區知識產權服務網絡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制度。張江奉賢園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在2017年上門走訪企業102家,并為企業提供了212次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平臺構建園區科技中介服務網絡,組織開展咨詢、認證、評估、科技成果轉化和培訓等服務的內容和措施。2017年張江奉賢園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共收載項目1500條,發布相關信息超過200次,服務對象超過2000人次;通過各種渠道挖掘企業需求100多項,集成重點生物醫藥創新項目60余項,組織成果對接、項目推介交流活動超過10場。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對企業的專業要求提供服務,走出了一條園區服務企業的新思路。通過這些專業平臺的服務,提升了整個張江奉賢園服務企業的能力,提升了整個園區的營商環境。
下一步,張江奉賢園會將通過深入企業調研,充分了解企業所需解決的專業問題,通過整合服務平臺資源,協調服務平臺聯動,把為企業服務從面上服務轉化為精細化服務,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整個產業鏈服務。同時,指導專業服務平臺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撐,用更精準的服務打造園區良好的營商環境。